如何安装带有 BTRFS 和磁盘加密的 Arch Linux
本文翻译自 https://itsfoss.com/arch-linux-install-encrypted-btrfs/
我将使用官方的 archinstall 脚本。虽然是命令行工具,但这个引导式安装器能让即使是中等水平的用户也能体验 Arch Linux 的“强大”。
🚧 本教程介绍的方法会清除你电脑上现有的操作系统并安装 Arch Linux。因此,如果你打算按照本教程操作,请务必提前备份你的数据,否则将全部丢失。造成的数据丢失本网站概不负责。
准备工作
建议你准备如下内容:
- 一台兼容 x86_64 架构(即 64 位)的电脑
- 至少 2 GB 内存(推荐 4-8 GB,取决于你选择的桌面环境或窗口管理器)
- 至少 10 GB 可用磁盘空间(建议 20 GB,适用于带桌面环境的基本使用)
- 有效的网络连接
- 一个容量至少 4 GB 的 U 盘
- 熟悉 Linux 命令行操作
确认以上都具备后,我们开始安装 Arch Linux 吧。
下载 Arch Linux ISO 镜像
从官网下载安装镜像。你可以选择直接下载或使用种子链接。
创建 Arch Linux 启动 U 盘
你需要使用刚下载的 ISO 镜像制作一个可启动的 U 盘。
你可以使用 Etcher 图形界面工具 来创建启动盘,支持 Windows 和 Linux。

也可以在 Linux 系统上使用 dd
命令来创建启动盘:
1 |
|
将 /path/to/archlinux.iso
替换为你的 ISO
路径,/dev/sdx
替换为 U 盘设备名。可以用 lsblk
命令查看设备信息。
从启动 U 盘启动系统
🚧 某些设备在启用 Secure Boot(安全启动)时可能无法从启动 U 盘启动。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,请先关闭 Secure Boot。
制作好 U 盘后,关机插入 U 盘,并开机。在启动时不停按 F2、F10 或 F12(具体按键取决于主板)进入 UEFI 启动设置。
选择从 USB 或可移动磁盘启动。成功后应看到如下界面:

选择 Arch Linux UEFI (x86_64)
启动镜像。
📋 使用传统 BIOS 的用户应选择 x86_64 BIOS
选项。
连接 Wi-Fi
你需要联网才能安装 Arch Linux。
如果使用有线连接,那很好;否则你需要手动连接 Wi-Fi。
在 Arch live 环境中输入命令:
1 |
|
这是用于配置 Wi-Fi 的命令。输入后,提示符会变为
iwd>
。
接着,列出网络设备来确认你的无线网卡设备名称:
1 |
|
例如可能是 wlan0
。

然后用该设备扫描附近的 Wi-Fi:
1 |
|

找到目标网络名后,连接 Wi-Fi:
1 |
|
输入密码,连接成功后用 CTRL+D
退出 iwd 提示符。
确认联网可使用 ping
命令测试:
1 |
|

配置 Pacman 下载设置
在启动 archinstall 脚本前,先调整 pacman 的下载限制。
使用以下命令编辑 pacman 配置文件:
1 |
|
在文件中,取消注释 ParallelDownloads
选项,并根据你的网速设定合适的数值。
如果你的网速不错,可以设置并行下载数为 10。
📋在我测试的系统中,我需要先运行 pacman -Sy
,然后运行
pacman -S archlinux-keyring
(安装 Arch Linux
密钥环),否则安装程序会因为某些错误而崩溃。你可能也需要仔细阅读错误提示信息。
启动 Archinstall 脚本
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后,使用以下命令启动 archinstall 脚本:
1 |
|
这将启动基于文本界面的 Arch 安装脚本。

设置安装语言
安装器的第一个设置是安装语言,它决定了终端界面的显示语言。
新版的 archinstall 会为每种语言显示一个百分比,表示翻译完成的程度。
我选择使用默认的英文。

区域设置
你应该设置本地化(locale)和键盘布局。如果默认设置没问题,可以跳过此步。
💡 某些程序(如 Rofi 启动器)在非 en_US locale 下可能无法启动,因此建议保留 en_US 作为一个 locale 以避免未来问题。

按下回车进入设置,并选择具体项。

镜像源设置
在主菜单中选择 Mirrors,进入镜像源设置。

进入“Mirror Region”选项后,会显示国家列表,选择靠近你所在地的国家以获得更快下载速度。
💡 使用 “/” 键搜索,TAB 键选中条目。标记多个国家后,按 ENTER 设置这些国家为镜像源。

镜像将按照国家列出。移动到“Back”并按回车返回。

磁盘分区设置
你需要进行磁盘分区,archinstall 提供了方便的机制来辅助操作。
主菜单中选择 “Disk Partition”,再选择 “Partitioning”。

选择 “Use a best-effort default partition layout”。

接下来使用 TAB 键选择硬盘设备,按 ENTER。

选择分区类型:我选择了 BTRFS,你也可以选 EXT4(成熟稳定)、XFS、f2fs 等。

然后询问是否使用默认子卷结构,建议选择 “Yes”。

接着可选择是否启用压缩,建议选择 Zstd 压缩方式。

这将为你创建包含
/
、/home
、/var/log
、/var/cache/pacman/pkg
和 /.snapshots
的子卷。

📋 子卷适合需要精细控制和使用快照等功能的用户。若不需要,可选择“不使用子卷”。

之后选择是否启用压缩,即使不使用子卷,也建议使用压缩。

点击“Back”返回主菜单。
磁盘加密
🚧 加密可能带来轻微性能损失。如果你用的是普通家用电脑或不存放重要数据,可跳过此步。
在主菜单选择“Disk Encryption”,选择 LUKS 加密类型。
输入加密密码并选择要加密的分区(使用 TAB 键)。
🚧 请务必记住加密密码,否则将无法访问硬盘数据,只能格式化重装系统。

Swap 设置
默认启用了基于 zram 的 swap,如无特殊需求可保持默认。
启动引导器
默认使用 systemd-boot,它适合追求简洁的用户。
如果需要传统功能,可选择 GRUB 引导器。

主机名设置
可设置主机名,默认是 archlinux
。
Root 密码设置
选择“Root password”并设置一个强密码。

用户创建
除了 root,建议创建普通用户账户以用于日常操作。
选择“Add a user”,输入用户名和密码。



确认密码后选择是否赋予该用户管理员权限(superuser),建议选择 “Yes”。

最后选择“Confirm and exit”。

选择安装桌面环境(Profile)
选择 “Profile → Type”,然后选择 “Desktop”。

🚧 避免一次安装多个重量级桌面环境,如 KDE Plasma 和 GNOME。
可选择一个主桌面(如 GNOME/Plasma),也可以加一个平铺窗口管理器。

选择桌面后进入显卡驱动设置,通常系统会自动分配开源驱动。

你也可以手动选择显卡驱动。

登录管理器(GDM、SDDM)通常会自动设置。
音频设置
可以选择 Pipewire 或 PulseAudio,推荐使用 Pipewire。

内核选择
你可以选择默认 Linux 内核,或同时选择多个内核(如 linux 和 linux-lts)。(译者注:推荐使用 linux-zen 内核,详情参考:构建超强 OI 环境之安装 Arch Linux)

网络设置
选择 “Use NetworkManager” 进行网络配置。

安装额外软件包
可在安装时一并添加额外软件包。
选择 “Additional package” 选项并输入软件包名称,用空格分隔。
例如:firefox htop fastfetch starship

可选软件源
你可以启用 multilib
仓库,使用 TAB
键选择并回车确认。

时区设置
搜索并设置你所在地区的时区,例如:Asia/Shanghai、US/Central。
系统会默认启用 NTP 自动时间同步。

然后选择“Install”选项开始安装。

你会被询问道是否保存安装配置,请选择“Yes”。

安装将花费一定时间,请耐心等待。
安装完成后的操作
当 archinstall
安装脚本完成后,它会询问你是否进入新系统的 chroot
环境以进行进一步设置。如果你没有额外的配置要做,可以选择
NO。

此时你可以关闭系统:
1 |
|

系统关闭后,请移除 USB 安装盘,然后重新启动系统。
如果你启用了磁盘加密,启动时会出现输入密码的界面,请输入你设置的加密密码。

你会进入登录界面,输入你的用户密码登录系统。

现在,你已经可以愉快地使用启用了 BTRFS 和加密功能的 Arch Linux 了!
“觉得不错的话,给点打赏吧 (✿◕‿◕✿)”

微信支付

支付宝支付 (暂不支持)